- SHOP
- >
- SOUL WELLNESS
- >
- The Seed of Sound
- >
- The Seed of Sound: 曾文通磬缽靜觀 Singing Bowl Music by Man-Tung Tsang
The Seed of Sound: 曾文通磬缽靜觀 Singing Bowl Music by Man-Tung Tsang
SKU:
HK$406.00
HK$390.00
HK$390.00
On Sale
Unavailable
per item
The beautiful singing bowl music INUF Skin Spa plays at the Meditation Room*
聲音原本 The Seed of Sound
曾文通磬缽靜觀 Singing Bowl Music by Man-Tung Tsang
演出者:曾文通
監製:陳沛正
專輯一:包含一張CD
入靜山林(Silence in the Woods)
專輯二:包含兩張CD(s)
白日空鳴(The Voice of Void)
夜定心柔(Meditation Nocturne: A Pliable Heart)
推出日期:2018年12月8日
頌缽聲頻
每一個頌缽的聲音就是「aum」,是聲音的根源,《聲音原本》專輯透過磬缽演奏的聲頻,導引你經驗回歸寂靜之旅,初嘗萬籟俱寂之境。
《聲音原本》是以磬和缽共奏的專輯。聲音原本項目中第一章是《入靜山林》,單碟發行,以頌缽的聲音,與內在的聲音共振。《入靜山林》以頌缽向地景、山林、幽谷、洞穴隨然和應,從中觀照學習。《入靜山林》可比喻為一度進入頌缽聲音之門,邀請聽者進入一個輕盈實在,同時身心放鬆的旅程。《白日空鳴》與《夜定心柔》是「聲音原本」項目中《入靜山林》的深層延伸,以頌缽層層推進,與演奏者及環境一致,去到仿如無聲的空寂,與所有實相存在當下,感受永恆。《白日空鳴》與《夜定心柔》就似是帶你進入與天地合一,為你在人間找樂土。
《聲音原本》是以喜瑪拉雅頌缽來演奏,全個錄音過程用上20至30個磬與缽,由演奏者曾文通於錄音室即時創作,現場同步錄音。頌缽是非常難被收音的樂器,因它與空氣共振,震動精微,往往接收到空間裡的其他聲音。一個人與十多個缽與磬的磨合,難度極高,卻造就了非常奇妙的一個錄音效果。
「頌缽是時間擴張的一種樂器,一個質量好的頌缽可以悠長地把聲音延續,而這種擴張了的時間和空間的感覺,令人感到舒適;此之為何頌缽可以有療癒效果。」──作曲家羅永暉
《聲音原本》創作及演出者簡介:曾文通Tsang Man Tung
曾文通從事舞台美術工作二十年,以「一念間一場空」為美學理念,用禪意介入劇場,其核心思想奠基於儀式及身體覺知,導演作品包括普劇場《心寂無聲》及香港舞蹈團《觀自在─山海行深》。
舞台設計作品逾二百台,曾獲多個獎項,包括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舞台設計、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造型、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2007/8)。2009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翌年到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任研究學者。三度獲得香港舞蹈年獎最傑出舞台設計。2015年獲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計劃頒發嘉許狀及獎章。2017年憑舞劇《風雲》獲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 2017)佈景設計專業組銀獎。
他是頌缽演奏家,走遍世界各地考察缽文化(Bowl Culture),修習密傳喜瑪拉雅頌缽多年,以此為修行途徑。曾在世界各地演出,分別與知名琵琶演奏家王梓靜、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及昆劇表演藝術家孔愛萍合演。他多年來開班授徒,帶領的工作坊以心法和技法傳授頌缽精神;同時以缽文化知識和個人修練穩紮學員基礎。
「曾文通心如其人,素靜純粹,萬事他看來只在當下,他的舞臺設計簡約無瑕,不帶一絲微塵,而且都在一念之間,不躊躇、不糾結,一揮即就!
頌缽是法器,悟力是智慧,軀體是能量,只有他才可以把它們完美連結在一起。他的頌缽聲來自一種大自然的生命律動及無窮奧秘。這種纖細的、風雅的、敏感的美,令人心安靜,把煩惱放下!」
──作曲家羅永暉
《聲音原本》監制簡介:陳沛正Chan Pui Ching
陳沛正於《聲音原本》中擔任監製,混音與母帶後期製作。
陳沛正與頌缽結緣近十載,在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工作及任職超過廿載,他與曾文通、無極樂團及羅永暉合作無間,由現場演出、音響設計以至錄音製作,到無數大小音樂劇的歌曲創作,音響設計如《一色一香》、《落花無言》、《空塵》等,劇場音樂創作如《弊傢伙!巫婆靚靚唔見咗!》、《超人阿四》、《尋找聖誕小肥羊》、《惡人谷》等等,無不涉獵,熱情洋溢,是個不折不扣的音樂中堅份子。
陳沛正與曾文通頌缽演出上合作無間,但他也坦言《聲音原本》是一個大挑戰。頌缽收音至混音,特別是混音,非常困難,因為無論錄音室有多寧靜,咪高峰對現場的頻率非常敏感,收音時也找到許多雜音及各種不妥協的磨擦聲音。最困難是要求出來整體音效仔細卻不失原本頻率、能量與音質,他花了好幾個月來來回回去完成,他直言因為《聲音原本》這個過程,耳朵的靈敏度在不知不覺間提高了。
《聲音原本》專輯(一):
入靜山林 The Seed of Sound: Silence in the Woods
《聲音原本》專輯(二): 白日空鳴/夜定心柔
CD 1: 白日空鳴
The Seed of Sound: The Voice of Void
1. 白日行者 Heaven skywalker
2. 移動石子 Moving Pebbles
3. 夢入光境 Reverie in the Aura
4. 心作心是 An Intuitive Act of Heart
5. 雲淡風輕 This, shall passed
6. 環迴心流 A Rondo for Devotion
7. 始初聲頻 Primeval Sound of Being
8. 飛天焰彩 Flying sparkling flame
9. 一心不動 Stillness
10. 絕對時間 This is it
11. 輕輕回來 Gently returned
12. 嵐氣霧露 Mount of Mist
13. 始終不二 The Absolute
14. 白日空鳴 The Voice of void
15. 盤山侘寂 Wabi-sabi of Mount Pan
16. 如如自在 Free as the Spirit
CD 2:夜定心柔
The Seed of Sound: Meditation Nocturne: A Pliable Heart
1. 琉璃夜空 Glazed night
2. 內外如一 As within, so without
3. 林中默照 Silence witness Within the forest
4. 一曰無形 Invisible form of existence
5. 萬境皆空 Nothingness
6. 如影隨形 Shadows in the shape
7. 最極空寂 Ultimate emptiest within
8. 如幻如影 Illusionary
9. 海潮無念 Endless Sea with no thought
10. 夜定心柔 Meditation Nocturne: A Pliable Heart
聲音原本 The Seed of Sound
曾文通磬缽靜觀 Singing Bowl Music by Man-Tung Tsang
演出者:曾文通
監製:陳沛正
專輯一:包含一張CD
入靜山林(Silence in the Woods)
專輯二:包含兩張CD(s)
白日空鳴(The Voice of Void)
夜定心柔(Meditation Nocturne: A Pliable Heart)
推出日期:2018年12月8日
頌缽聲頻
每一個頌缽的聲音就是「aum」,是聲音的根源,《聲音原本》專輯透過磬缽演奏的聲頻,導引你經驗回歸寂靜之旅,初嘗萬籟俱寂之境。
《聲音原本》是以磬和缽共奏的專輯。聲音原本項目中第一章是《入靜山林》,單碟發行,以頌缽的聲音,與內在的聲音共振。《入靜山林》以頌缽向地景、山林、幽谷、洞穴隨然和應,從中觀照學習。《入靜山林》可比喻為一度進入頌缽聲音之門,邀請聽者進入一個輕盈實在,同時身心放鬆的旅程。《白日空鳴》與《夜定心柔》是「聲音原本」項目中《入靜山林》的深層延伸,以頌缽層層推進,與演奏者及環境一致,去到仿如無聲的空寂,與所有實相存在當下,感受永恆。《白日空鳴》與《夜定心柔》就似是帶你進入與天地合一,為你在人間找樂土。
《聲音原本》是以喜瑪拉雅頌缽來演奏,全個錄音過程用上20至30個磬與缽,由演奏者曾文通於錄音室即時創作,現場同步錄音。頌缽是非常難被收音的樂器,因它與空氣共振,震動精微,往往接收到空間裡的其他聲音。一個人與十多個缽與磬的磨合,難度極高,卻造就了非常奇妙的一個錄音效果。
「頌缽是時間擴張的一種樂器,一個質量好的頌缽可以悠長地把聲音延續,而這種擴張了的時間和空間的感覺,令人感到舒適;此之為何頌缽可以有療癒效果。」──作曲家羅永暉
《聲音原本》創作及演出者簡介:曾文通Tsang Man Tung
曾文通從事舞台美術工作二十年,以「一念間一場空」為美學理念,用禪意介入劇場,其核心思想奠基於儀式及身體覺知,導演作品包括普劇場《心寂無聲》及香港舞蹈團《觀自在─山海行深》。
舞台設計作品逾二百台,曾獲多個獎項,包括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舞台設計、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造型、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2007/8)。2009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翌年到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任研究學者。三度獲得香港舞蹈年獎最傑出舞台設計。2015年獲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計劃頒發嘉許狀及獎章。2017年憑舞劇《風雲》獲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 2017)佈景設計專業組銀獎。
他是頌缽演奏家,走遍世界各地考察缽文化(Bowl Culture),修習密傳喜瑪拉雅頌缽多年,以此為修行途徑。曾在世界各地演出,分別與知名琵琶演奏家王梓靜、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及昆劇表演藝術家孔愛萍合演。他多年來開班授徒,帶領的工作坊以心法和技法傳授頌缽精神;同時以缽文化知識和個人修練穩紮學員基礎。
「曾文通心如其人,素靜純粹,萬事他看來只在當下,他的舞臺設計簡約無瑕,不帶一絲微塵,而且都在一念之間,不躊躇、不糾結,一揮即就!
頌缽是法器,悟力是智慧,軀體是能量,只有他才可以把它們完美連結在一起。他的頌缽聲來自一種大自然的生命律動及無窮奧秘。這種纖細的、風雅的、敏感的美,令人心安靜,把煩惱放下!」
──作曲家羅永暉
《聲音原本》監制簡介:陳沛正Chan Pui Ching
陳沛正於《聲音原本》中擔任監製,混音與母帶後期製作。
陳沛正與頌缽結緣近十載,在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工作及任職超過廿載,他與曾文通、無極樂團及羅永暉合作無間,由現場演出、音響設計以至錄音製作,到無數大小音樂劇的歌曲創作,音響設計如《一色一香》、《落花無言》、《空塵》等,劇場音樂創作如《弊傢伙!巫婆靚靚唔見咗!》、《超人阿四》、《尋找聖誕小肥羊》、《惡人谷》等等,無不涉獵,熱情洋溢,是個不折不扣的音樂中堅份子。
陳沛正與曾文通頌缽演出上合作無間,但他也坦言《聲音原本》是一個大挑戰。頌缽收音至混音,特別是混音,非常困難,因為無論錄音室有多寧靜,咪高峰對現場的頻率非常敏感,收音時也找到許多雜音及各種不妥協的磨擦聲音。最困難是要求出來整體音效仔細卻不失原本頻率、能量與音質,他花了好幾個月來來回回去完成,他直言因為《聲音原本》這個過程,耳朵的靈敏度在不知不覺間提高了。
《聲音原本》專輯(一):
入靜山林 The Seed of Sound: Silence in the Woods
- 花火銀樹 Silver Lining Trees
- 洞中見光 Enlighten in the Cave
- 微風引路 Into Nirvana
- 彩虹石澗 Rainbow Creek
- 花艷楓紅 Blossom maple red
- 春舍澄空 Spring Chalet under Cloudless Sky
- 一塵不染 Immaculate heart
- 安住當下 Deepening Presence
- 靜觀山色 Aesthetic Contemplation into the Mountain
- 歸於中心 Reoccurrence into Nowness
- 轉念即悟 Awaken from Liberation of Remembrance
- 秘境靜歇 Private Serenity
- 入靜山林Silence in the woods
《聲音原本》專輯(二): 白日空鳴/夜定心柔
CD 1: 白日空鳴
The Seed of Sound: The Voice of Void
1. 白日行者 Heaven skywalker
2. 移動石子 Moving Pebbles
3. 夢入光境 Reverie in the Aura
4. 心作心是 An Intuitive Act of Heart
5. 雲淡風輕 This, shall passed
6. 環迴心流 A Rondo for Devotion
7. 始初聲頻 Primeval Sound of Being
8. 飛天焰彩 Flying sparkling flame
9. 一心不動 Stillness
10. 絕對時間 This is it
11. 輕輕回來 Gently returned
12. 嵐氣霧露 Mount of Mist
13. 始終不二 The Absolute
14. 白日空鳴 The Voice of void
15. 盤山侘寂 Wabi-sabi of Mount Pan
16. 如如自在 Free as the Spirit
CD 2:夜定心柔
The Seed of Sound: Meditation Nocturne: A Pliable Heart
1. 琉璃夜空 Glazed night
2. 內外如一 As within, so without
3. 林中默照 Silence witness Within the forest
4. 一曰無形 Invisible form of existence
5. 萬境皆空 Nothingness
6. 如影隨形 Shadows in the shape
7. 最極空寂 Ultimate emptiest within
8. 如幻如影 Illusionary
9. 海潮無念 Endless Sea with no thought
10. 夜定心柔 Meditation Nocturne: A Pliable Heart
Sold out
Music Sample
名人推薦
「我第一次親身體驗頌缽的震撼,是當文通用一個頌缽,在我背後敲打起來………那頌缽所發出的音律和震頻,即時與我的身心產生了共鳴。那種感覺,像是牽動,像是貫穿,像是一種專注而又放鬆的感受體會,一種純然觸及當下的啟迪。
之後聽到文通傳來了他即將出版的頌缽CD的作品,再一次被頌缽『震撼』之同時,亦感受到如文通所描述——單純的分享! 」
──著名歌手陳潔靈
「在喧鬧的城市,透不過氣的生活中,文通敲打頌缽的聲音,帶我回到內在平安和平靜的境地。」
──著名歌手張敬軒
「頌缽實在是神奇的工具。就算學不會真正的放鬆身體、放鬆精神,不要緊,用心去聽⋯⋯身體居然就隨著聲音,每一個細胞都放下武裝、溶化了。
上過曾文通老師的頌缽課,學習動機很純粹,就是下班以後需要放鬆。結果,額外的收穫是無論動好、靜好,敲缽就是歸於當下、此時、此刻,原來專注於現在,自能暫時放開其他的煩憂。習慣了聽著頌缽處於當下,練習投資更多注意力在當下,對平時的種種來來去去居然會有新的看法。你有皺著眉頭過日子的習慣嗎?聽聽頌缽放開一下吧!」
──麻利亞@叱咤903
療癒的藝術
早前看過文通的一篇訪問,當中他提及到:不同的人敲打頌缽,發出來的聲音也會不同。
我想,是因為每個人的心太不一樣了吧。
生活上有很多聲音,大部份也令人煩擾不安,我們聽了太多噪音,我們被影響了,心神被污染了,壓力增添了,思瑣雜亂,加重我們的焦慮,不能平靜下來,淹蓋了自己內心最真切的聲音。
有一段時間,我不是失眠,但總是睡不甜,夢中常常出現一些不想看見的人和事,聽到很多不想聽的說話,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過去的一些傷痛,深深地躲在我的潛意識的暗角裡,不肯罷休,它們只有透到一個一個夢來告訴我:原來自己不像外表的堅強,內𥚃仍然多麼脆弱。
於是我找文通,來到他建築的這片世外桃園,我告訴他我的夢境,我知道他明白,畢竟是多年知己,舞台上我倆合作無間,早已是心領神會,識於微時的那份信任和默契,早巳超出一般工作夥伴的層次。他看懂我,明白我,還懂得如何幫助我,把我的藝術世界提升。然後這十年間,他走進另一個更大的舞台,把藝術的層面提升至更遼闊的空間,與天地,與萬物,與日月星晨聯繫,以大自然對他的啟悟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挪開我們身心的障礙,趕走躲在黑暗角落的頑固幽靈。
就是這樣,我躺下來,讓文通敲打頌缽,單純的聲音流進我心,洗擦我內在的不安,讓傷口一層一層的癒合起來。
我醒來後,文通告訴我,原本烏雲籠罩的天空,在療癒過程中卻忽然陽光燦爛,窗外的樹梢來了很多小鳥在飛翔,這是一個美麗的景象。
現在文通是以菩蕯般的慈悲為眾生療傷,是為大愛。我相信這是高層次的藝術,像希臘悲劇的力量,能淨化心靈,減輕人們的重擔,這是真善美的最佳體現。」
──資深劇場導演甄詠蓓
「我第一次親身體驗頌缽的震撼,是當文通用一個頌缽,在我背後敲打起來………那頌缽所發出的音律和震頻,即時與我的身心產生了共鳴。那種感覺,像是牽動,像是貫穿,像是一種專注而又放鬆的感受體會,一種純然觸及當下的啟迪。
之後聽到文通傳來了他即將出版的頌缽CD的作品,再一次被頌缽『震撼』之同時,亦感受到如文通所描述——單純的分享! 」
──著名歌手陳潔靈
「在喧鬧的城市,透不過氣的生活中,文通敲打頌缽的聲音,帶我回到內在平安和平靜的境地。」
──著名歌手張敬軒
「頌缽實在是神奇的工具。就算學不會真正的放鬆身體、放鬆精神,不要緊,用心去聽⋯⋯身體居然就隨著聲音,每一個細胞都放下武裝、溶化了。
上過曾文通老師的頌缽課,學習動機很純粹,就是下班以後需要放鬆。結果,額外的收穫是無論動好、靜好,敲缽就是歸於當下、此時、此刻,原來專注於現在,自能暫時放開其他的煩憂。習慣了聽著頌缽處於當下,練習投資更多注意力在當下,對平時的種種來來去去居然會有新的看法。你有皺著眉頭過日子的習慣嗎?聽聽頌缽放開一下吧!」
──麻利亞@叱咤903
療癒的藝術
早前看過文通的一篇訪問,當中他提及到:不同的人敲打頌缽,發出來的聲音也會不同。
我想,是因為每個人的心太不一樣了吧。
生活上有很多聲音,大部份也令人煩擾不安,我們聽了太多噪音,我們被影響了,心神被污染了,壓力增添了,思瑣雜亂,加重我們的焦慮,不能平靜下來,淹蓋了自己內心最真切的聲音。
有一段時間,我不是失眠,但總是睡不甜,夢中常常出現一些不想看見的人和事,聽到很多不想聽的說話,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過去的一些傷痛,深深地躲在我的潛意識的暗角裡,不肯罷休,它們只有透到一個一個夢來告訴我:原來自己不像外表的堅強,內𥚃仍然多麼脆弱。
於是我找文通,來到他建築的這片世外桃園,我告訴他我的夢境,我知道他明白,畢竟是多年知己,舞台上我倆合作無間,早已是心領神會,識於微時的那份信任和默契,早巳超出一般工作夥伴的層次。他看懂我,明白我,還懂得如何幫助我,把我的藝術世界提升。然後這十年間,他走進另一個更大的舞台,把藝術的層面提升至更遼闊的空間,與天地,與萬物,與日月星晨聯繫,以大自然對他的啟悟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挪開我們身心的障礙,趕走躲在黑暗角落的頑固幽靈。
就是這樣,我躺下來,讓文通敲打頌缽,單純的聲音流進我心,洗擦我內在的不安,讓傷口一層一層的癒合起來。
我醒來後,文通告訴我,原本烏雲籠罩的天空,在療癒過程中卻忽然陽光燦爛,窗外的樹梢來了很多小鳥在飛翔,這是一個美麗的景象。
現在文通是以菩蕯般的慈悲為眾生療傷,是為大愛。我相信這是高層次的藝術,像希臘悲劇的力量,能淨化心靈,減輕人們的重擔,這是真善美的最佳體現。」
──資深劇場導演甄詠蓓